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慕道指南
天主教的标志 二、外在标记
发布时间:2016.07.04   分享到:

二、外在标记

  天主教的标志帮助我们在诸多宗教中识别基督真正的教会,另外,我们也可以在一些常见的外在标记中来更多地认识天主教。


一、物质标记:


1、水:代表死亡和新生;洗礼用的就是水;教友进圣堂时也会点圣水划十字,提醒自己受过洗礼皈依基督。(部份圣堂更有为洗礼而设的圣洗池)


2、油:油与圣神密切相关,可以说是圣神的象征。因此耶稣在受洗时是傅以圣神(参阅宗10:38),而称为「基督」亦即「傅油者」,表示他接受特殊的身份,即国王、司祭和先知的身份。
通常教会所用的圣油分为三种:
(一)圣化圣油旧称坚振油)是混以香料的橄榄油。用于洗礼(付洗之后)、坚振、圣秩授予仪式中。此外,也用于圣堂、祭台等圣地、圣物的祝圣仪式中。为人、地、事物傅油,表示圣神的临在和赐福。因此,在祝圣圣化油时,主教求天主在油中注入圣神的德能。此圣化圣油在礼仪中(或举行礼仪前)要混以香料,以便在傅油时散发芳香,象征领受傅油者,为圣神的德能所浸润,使其奉献一生,在各处播散「基督的芬芳」(格后二15
),亦即基督的福音。
(二)候洗者圣油(旧称圣洗油、望教者圣油),是在受洗前望教期中所用的圣油,目的是为帮助候洗者抵抗诱惑、克服邪恶的势力,为接受洗礼善作准备。
(三)病人油,用于患病者领受病人圣事时。透过傅油礼,施慰者圣神临在于病者之身,提供身心两方面的良药。祝圣病人油之经文说:「使所有傅用这油的人都能获得身体和灵魂的保障,除去一切痛苦、衰弱和疾病…」。故此,病人不要怕惧领受这带给人丰富恩宠的圣事。

 


3、面饼:是食物,代表精神的粮食;祝圣后变为基督的身体。


4、葡萄酒:是饮品,祝圣后成为耶稣的宝血,盛载圣血的标称为圣爵。


5、圣堂:是敬礼天主的地方,虽然“天主是神,朝拜他的人,应当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”(若4:24)但一个充满宗教气氛的地方,对我们的宗教虔诚是有帮助的。


6、祭台:是祭献天主、举行弥撒的地方,祭台也代表基督。


7、圣体柜:天主教堂的正中,通常有“圣体柜”(或圣体盒),里面通常保存一些弥撒中祝圣了的圣体。天主教徒常往圣堂“朝拜圣体”,因为相信耶稣临在于面饼的外形中。


8、圣经架:教堂中有时有圣经架,代表我们对圣经的尊敬和重视,因为我们相信天主藉圣经亲自向我们说话。


9、十字架/苦像:苦像是十字架上有耶稣被钉的像,提醒我们基督曾听天父之命至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
 
     苦像是指十字架上悬着耶稣手足被钉的身体。这在天主教教堂里很容易见到,但在基督教任何教派的教堂里是难得一见的。他们只挂十字架,不附加耶稣的身体,大概跟他们严格遵守不朝拜偶像的信念有关。天主教则认为既然天主圣言取了血肉之躯,圣言就有了人的身体,这身体就不再是偶像,而是圣事,是天人之间的桥梁,我们瞻仰这受苦的身体,能激发感恩报爱之情,日益领悟到这天人的交往与媾和不是没有代价的。
 
       苦像的构思、绘制,或造型,曾有过一段漫长的历史,在这圣周期间不妨略加回顾,在回顾中也许可以发现,十字架的历史,或苦像的历史就是我们每个基督徒的救恩史。君士坦丁大帝建造了耶路撒冷圣墓大殿(公元三三五年九月十三日祝圣启用),他的母亲赫琳娜传说发现了耶稣被钉的原十字架,由之引发的对十字架及对圣地的敬礼,逐渐地促使人摸索着用图像表达出耶稣被钉十字架情况。
       十字架 成为光荣得胜的记号  


10、圣人像与圣母像等:提醒我们对圣母或圣人的的尊敬;同时也告诉我们,在我们中已有些人蒙受了救赎。如果我们忠于天主,一定也会获得救恩。


11、玫瑰珠(念珠):是教友用来念玫瑰经的工具。


12、祭衣:举行宗教礼仪时,主礼人会穿祭衣或其它圣袍,以显出对所行礼仪的尊敬和重视。


13、祭衣的颜色:七种
 
        白色:或金色,一如红色之对中国人,代表喜庆欢乐。因而在自圣诞节至主受洗日 ――圣诞期和自复活节至圣三节――复活期,教会还浸润在圣诞与复活的喜乐中时常用白色。另外,白色还有纯洁之意,所以在精修诸圣的庆节上也选用白色,以纪念他们纯洁圣善的灵魂今在天上所获享的荣福。 
红色:又称血色,故用于圣周五主的苦难、有关十字架的庆节及为基督信仰流血致命之宗徒、圣史和殉道诸圣真福的庆典上。此外,红色又是火之色,所以又用于圣神降临节,以示天父对人那热烈如燃烧的火焰般的炽爱之情。
 
        绿色:又称生命之色,有象征希望与生命之意,故该色只用于降临、圣诞、四旬、复活四个时期以外的常年期的34个主日和全部平日的弥撒与日课中。主要提醒信友应满怀希望纪念基督完成的救赎工程,以得救恩与新生。
 
        紫色:象征悔改与补赎,主要用于圣诞节前的准备期――降临期和自圣灰礼仪到复活前夕的四旬期。教会以此用来提醒劝勉教友应多做祈祷、行善工、守斋、克苦、圣化心身,准备心灵,以迎接降生与复活的基督来到我们纯洁的心田,与他相遇结合。此外,梵二礼仪改革后的今日,紫色的祭衣也用在追思亡者的弥撒与其它对亡者追思哀悼的礼仪中。
 
        黑色:因此色无生机,客观上有种神秘和庄严的色彩,但给人的却是压抑、恐怖、沉闷的感觉。故多用于殡葬礼仪中种。但在今日的教地忆不多用,常以紫色来代替。另外,在悼念亡者的礼仪中,今天的某些地区教会还出现了蓝色的祭衣,如九三年台湾教会在哀悼仙逝的方济会士高世英神父时,全体师生于死者生前创办的黎明中学运动场上,与主教、司铎身着同样蓝的服装(包括祭衣),共行追思感恩大典。 
         玫瑰色:按习惯只用于将临期第三周与四旬期第四周的喜乐主日,及10月7 日的圣母玫瑰瞻礼。
上述这些有关祭衣装饰颜色及用法等,都是罗马教会的传统习惯,也是教会对有关祭衣在这方面的规定和标准。但因区域的不同、民俗风情的差异,当使用时,会为某些地区教会在牧灵上带来不便和困难。例如:同一种颜色――
白色,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就有很大的区别,甚至其指意与象征完全相反,那么,为将信德奥迹与基督徒生活的意义表达地更具体更“本地化”,为响应梵二礼仪的改革:尊重采纳民族文化的


14、告解亭/修和室:是办告解的地方,从前是隔着一块有许多小孔的板,现在也可以是教友与神父面对面地坐着办告解。


15、乳香、蜡烛:是举行宗教礼仪时的用品,有增强宗教气氛和导人举心向上的含义。中国教会也可选择用“线香”。


16、鲜花:代表尊敬。因为它来自造物主,是大自然的产物。


17、圣枝:耶稣荣进耶路撒冷时,犹太人手持棕榈枝欢迎他,所以圣枝是我们拥戴耶稣的记号。


18、打铃:铃声提醒教友礼仪到了某重要部分(如举行圣体等)。中国人用“磬”更有“晨钟暮鼓”的含义。


19、奉献箱:教堂近门口处通常有奉献箱,教友可自由捐献,以支持教会经费或作济贫用途。


20、家庭宗教装饰:有些公教家庭会供奉十字架、圣像、圣经等,目的也是常提醒自己,要以公教精神兴家立业

长治市城区城西北路天主堂   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府主办  邮编:046000 
 电话:0355-2252838 传真 0355-2252838     E-mail:sxz319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