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圣经园地 |
玛窦福音导读
发布时间:2013.07.10 分享到:
圣经章节:玛一~四
释义:(参阅《对观福音导论 穆宏志神父著》、《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. Brown, S. S., Joseph A. Fitzmyer, S.J., Roland E. Murphy, O. Carm. 》)
综观:玛 福音从古代教父时期以来长期受到教会的重视。梵二前礼仪中的主日读经也大多取自这部福音。玛 福音被称 「教会的福音」,因 特别突显出教会性和教理性,是这部福音最明显的特徵。
玛 福音的文字与写作技巧明显地优於马尔谷福音。两者相比,马尔谷就像是在乡野,言词简单、生动活泼、平易近人;而玛 就像是城市 的主教座堂,希腊文较好,亦最具闪族特色,气氛却是庄严肃穆的。
玛 福音的教理性条理分明:强烈的教诲动机特别显示在其五个言论(五~七、十、十三、十八、二三~二五),这五个言论架起了整个玛 福音的结构。
关於玛 福音结构的研究尚无定论。我们与思高福音相同,在此 用的是古典的方式,以五个言论 基础的结构。其中部分原因只是 了篇幅的缘故,这样的结构比较容易使每日阅读的份量相近。
今日福音属於整部福音的序言部分。可以区分 两个段落:一到二章是童年史,三到四章是耶 职务的 备。
玛 的童年史(一~二)。玛 根据其特有的资料撰写,主题是旧约的预言如何恰当而完全地在耶 身上「应验」了。 了达到这样的写作目的,玛 福音是引用旧约最多的福音,特别在童年史,共有五次。并常加上「就应验了…」。
这样应验的主题表现在这句话「他的名字 厄玛奴耳」,「意思是:天主与我们同在。」(一23)这与福音的最末「我与你们同在」(二八20)形成一个最大的「前后呼应」(inclusion),表达整个福音的写作(编辑)主题。
三到四章由四个小单元组成:若翰的出现及其职务(三1-12)、耶 受洗(三13-17)、禁食与三退魔诱(四1-11)、在加里肋亚开始传道(四12-22)。
转折:最末是一个「耶 活动的摘要」(四23-25),这是玛 提供的一个转折。这个转折还有另外一个「前后呼应」(inclusion)的功用。由四23~九35是一个大「前后呼应」,形成整部福音结构最好的一个段落。
与主交谈:
耶 基督的来临是旧约应许的实现,回应了以色列民族信仰中的渴求。我也在心中期待耶 基督的来临吗?
玛 福音的主旨是天主与我们同在。我是否在信仰的种种实践中(如伦理诫命、信仰要求等),体会到天主的同在?
耶 开始 的传教生活前,有一段 备的时间。我是否也可以学习他,在开始自己的工作或使徒服务前,先安静下来, 备自己的心灵?
圣经章节:玛五~七
释义:(参阅《对观福音导论 穆宏志神父著》、《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. Brown, S. S.,Joseph A. Fitzmyer, S.J., Roland E. Murphy, O. Carm. 》)
综观:今天阅读的经文是有名的「山中圣训」,这是玛 福音五段言论的第一个,也是最大的一篇言论。玛 将来自Q文件(一部未知的耶 言论集)的材料以他的方式编辑,成了一篇伦理与宗教上的伟大教导,提供给基督徒们遵守效法,堪称是「天国的大宪章」。
山中圣训(五1-16)。整篇言论的开场是在山上,玛 在此将耶 与旧约梅瑟对比,旧约 梅瑟在山上领受天主的十诫,新约 耶 在山上颁 八福。真福八端是天主子民的新行 则,他们该是「地上的盐」和「世界的光」。
接著是在这新法律下的伦理观(五17-48)。17-20节是开头,说明旧约的法律并不是被废除,而是要求更深一层地服从,要知道法律制订的原意。所以「不是 废除,而是 成全」(五18)、基督徒的义德应该要超过经师和法利塞人(五20);接著是六个例子,大致以「你们一向听说」开始;48节是结论:「你们当是成全的,如同你们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样。」(五48)
重新 释何谓「虔诚」(六1-18):论施 、祈祷、守斋。耶 并不反对虔诚的行 ,但警告不要虚夸。
进一步关於符合天国行 的教导(六19-七27):要完全地依恃天主,而不要 世事忧虑。
最后七28-29以耶 教训人具有权威来结束这段言论,与开头「耶 开口教训他们」(五2)相呼应。
与主交谈:
重读真福八端。让这样的精神深入我内。
我遵守信仰与伦理规范的心态是什 ?是否符合耶 要求的「成全」?
我的信仰是内心的虔诚,还是外在的表现?我是否依靠天主每日的照顾?
圣经章节:玛八~十
释义:(参阅《对观福音导论 穆宏志神父著》、《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. Brown, S. S., Joseph A. Fitzmyer, S.J., Roland E. Murphy, O. Carm. 》)
综观:这段经文的主题可称 「耶 在加里肋亚的职务与使命」,其中包括玛 的第二篇言论。这言论是在派遣门徒的情况下发表的,表示门徒也将分享耶 的职务与使命。
耶 职务的叙述(八1-九38)。耶 在此的形象不同於山中圣训,那时的形象是天国的教师。现在,耶 的形象是大能者、行奇 者。玛 将一连九个奇 ,分别安排在三组、每组三个奇 的叙述架构中。
第一组治 (八1-15): 病人、百夫长的 人、伯多禄的岳母;接著以一段治 的撮要(八16-17)结束。这系列大能的治 吸引了一位经师来跟随他,引出了一小段跟随耶 条件的叙述(八18-22)。
第二组奇 -显示能力(八23-九8):平息风浪、驱逐魔鬼、在是否有权赦罪的情境下医治一个瘫子。紧接著是玛 的蒙召(九9-13),并讨论关於耶 门徒的禁食问题(九14-17)。
第三组治 (九18-34):治好患血漏的妇人与 活雅依洛的女儿、两个瞎子、附魔的哑巴。
在这九个奇 的描述之后,玛 一如他的风格,提供了耶 职务施行的撮要(九35-38)。这段撮要先是表达出耶 的职务的面貌(九35)、耶 怜悯群 的心情(九36),如此就引出「庄稼多、工人少」的言论(九37-38),做 第十章派遣门徒和相关教导的前导。
整个第十章是在派遣门徒这个主题下进行。首先是十二门徒的名单(十1-4),接著自第五节起,是玛 的第二篇言论,一篇关於派遣的完整教导。
与主交谈:
耶 的职务是以言以行传扬天国的喜讯,而他的言行是有力的。耶 的话语和行动对我自己是否 生过力量?现在我的生活还接受这力量的推动吗
耶 「一见到群 ,就对他们动了慈心」(九36),我是否注意到别人对福音的需要与渴望?是否这样的「看到」也激发了我的「慈心」?
耶 提醒门徒要机警如蛇、纯朴如鸽,也提醒 备接受危难与迫害。我是否接受这样的教导,和其中的挑战?
圣经章节:玛十一~十三
释义:(参阅《对观福音导论 穆宏志神父著》、
《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. Brown, S. S.,
Joseph A. Fitzmyer, S.J., Roland E. Murphy, O. Carm. 》)
综观:这段经文的主旨是耶 与人的互动与言论,也包含 所面对的反对。十一和十二章同时夹杂著叙述与言论,第十三章则是所谓「比喻」的言论,这是玛 福音的第三篇言论。(我们将十三54-58放在下一段经文中讨论)。
十一章一开始是过门(十一1)。结束上段关於派遣的言论后,耶 「就从那 走了, 在他们的城 施教宣讲。」如此设定了以下经文的地点和主题,耶 在此有许多言谈。
十一章自成一个叙述的整体,是关於是否认出耶 是默西亚的主题。。由若翰洗者的询问开始(十一2-3),耶 以自己的行动来解说自己的默西亚身份(4-6),并称 若翰前驱的角色(7-15)。接著由此引出对「这世代」的责斥(16-19)、同时谴责诸城(20-24),因 他们看到徵兆,却认不出来,也没有回应。相对於他们,耶 感谢天父将这些 示给「小孩子」,即心灵如同孩童般的人(25-27),这是一条新的路,一种新而柔和的 (28-30)。
十二章是处於一连串争论的情境中。门徒掐食麦穗(十二1-8)、安息日治病(9-14),中间插入一段耶 治 的叙述与依撒意亚经文(15-21),「这是 应验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话」(十二17),这反映玛 福音一贯的特色:耶 是旧约应许的完成。
接著是法利塞人对於耶 行事权力的质疑以及耶 的回应(22-37)、耶 甚至指责法利塞人如同「毒蛇的种类」(33-37)、关於徵兆(38-42)、魔去 来的危险(43-45)。最后耶 母亲与兄弟的突然来到,引出关於耶 真亲属的言论(46-50)。
十三章是关於「比喻」的言论。这段言论居於整部玛 福音的中心位置,讲论天国的本质。这些比喻的对象可分 群 与门徒,玛 清楚地区分这两个群体的不同。
与主交谈:
耶 宣讲天国,即天主的统治。我是否也愿意让天国来到我的生命,让天主统治我的生活呢?
面对福音,我的态度是如何?是欢喜地接受、勉勉强强、或是反对抗拒?
按著天主的智慧,天国是 示给小孩子的。我的心是否越来越接近孩子的单纯?或是已经因 世事的操烦而混浊?
圣经章节:玛十四~十八
释义:(参阅《对观福音导论 穆宏志神父著》、
《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. Brown, S. S.,
Joseph A. Fitzmyer, S.J., Roland E. Murphy, O. Carm. 》)
综观:这段经文以耶 与法利塞人的三次 突(十四1-2,十五1-20,十六1-4)以及耶 的退隐 轴心(如十三53-58、十四13、十五21、等)。可以看出步步升高的 突和耶 受到的反对压力,终於朝向不可避免的迫害发展。十八章是玛 的第四篇言论,主题是「教会」。
耶 退隐(十三53-58)。这是整段经文的情境,耶 面对反对, 取退隐的方式,但事实上, 突是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升高了。
十四章,第一次 突:担心耶 是若翰 活(十四1-2)。由此补述若翰致命的故事(3-12),接著首次增饼(13-21)、步行水面(22-33),以一个摘要结束(34-36)。
十五章,第二次 突:耶 是否守法,传统与天主的话(十五1-20)。耶 退隐(21)。治好妇人的女儿(22-28)并治 许多人(29-31)、增饼(32-38)。
十六章开始是第三次 突:要求天上的徵兆(十六1-4),耶 关於提防法利塞人的教导(5-12)。
十六13-20,伯多禄代表教会的宣信,以及耶 的预言苦难。伯多禄回答耶 的身份「你是默西亚,永生天主之子。」(16)耶 加上教会性的教导:「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」(19)。
接著是两次预言苦难以及相关的记述。预言苦难以及背十字架的教导(十六21-23,24-28)、显圣容(十七1-13)、治好 的儿童(14-21)、第二次预言死亡(22-23)、缴纳殿税的问题(24-27)。
十八章:关於「教会」的言论。在这言论中,耶 教导基督徒们如何过一个真正的教会生活,生活出福音的教导,即天国。如谦卑(十八1-4)、躲避恶表与罪过(5-11)、亡羊的比喻(12-14)、兄弟规劝(15-20)、宽恕(21-34)。
与主交谈:
在玛 福音富於教导的面目下,本段经文也显出了耶 所面对的 突。当我愿意传扬福音,或按福音生活时,是否也受到别人的质疑挑战?
耶 预言 的苦难。门徒的确难以接受,「门徒就非常忧 。」(十七23)那我呢?
十八章描绘出教会应该如何生活的典范。按这章的教导反省自己的基督徒生活。
圣经章节:玛十九~二二
释义:(参阅《对观福音导论 穆宏志神父著》、
《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. Brown, S. S.,
Joseph A. Fitzmyer, S.J., Roland E. Murphy, O. Carm. 》)
综观:本段经文在结构上与前段经文是相连的,因篇幅关 分 两天阅读。本段经文前半的十九、二十章,是继续前段的预言苦难。二一、二二章则是耶 在耶京的活动。下接耶 的诀别言论(二三到二五章)与苦难 活叙述(二六到二八章)。
本段经文的内容是比较杂乱的,由许多叙述小单元和耶 的言词所集成,并没有更深入的系统,故事的顺序基本上是跟著马尔谷福音。
往耶路撒冷途中(十九、二十章)。这两章经文的情境是耶 往耶路撒冷的路途上(十九1)。其中有休妻的问题(3-12),玛 在此还加上了关於独身的教导(10-12)、门徒斥责孩童(13-15)、富贵少年(16-26)还有玛 加上的门徒的赏报(27-30)、 工的比喻(二十1-16)、三次预言受难(17-19)和耶 对天国中地位的教导(20-28)、最后是治 耶里哥的瞎子(29-34),然后耶 就要进入耶路撒冷了。
耶 在耶路撒冷。耶 进入耶京(二一1-11),玛 加上了依撒意亚的经文(二一5)、洁净圣殿(12-17)、诅咒无花果树(18-22)、质问耶 权柄(23-27)和相应的三个比喻:二子(28-32)、葡萄园户(33-46)、婚宴(二二1-14),接著是纳税的问题(15-22)、 活的问题(23-33)、最大的诫命(34-40)、默西亚不只是达味之子(41-46)。
与主交谈:
面对耶 的教导,我的态度是如何?我愿意将这些教导实践在生活中吗?
耶 所设的三个比喻:二子、葡萄园户、婚宴对我有何 发?我的反应是愿意作怎样的人?
圣经章节:玛二三~二五
释义:(参阅《对观福音导论 穆宏志神父著》、
《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. Brown, S. S.,
Joseph A. Fitzmyer, S.J., Roland E. Murphy, O. Carm. 》)
综观:本段经文是由两篇言论构成:二十三章对於法利塞人与经师的痛斥,以及二四、二五章关於末世的言论,这是玛 的第五篇,也是最后的言论。
痛斥法利塞人(二十三章)。这段是玛 特有的部分,表达耶 教训与法利塞人的不同。应遵守法律但不要效法经师与法利塞人(1-12)、七篇对他们的痛责-七祸哉(13-36)、哀悼耶京(37-39)
末世言论。首先是一系列的警告:末日将突然的来到(二四1-39);接著指出 备的重要,因 那时「一个被提去,一个却被遗弃」(二四40-41)。所以接著是儆醒的一系列教导(二四42-二五13);接著是两项教导,善用才能的塔冷通比喻(二五14-30)和公审判(二五31-46)。
与主交谈:
我的信仰态度如何?是否也像经师与法利塞人,喜欢外表可见的虔敬行动,甚於内心的悔改真诚?
末日的来临是基督的真实教训。我是否对末日的来临有儆醒的态度?
我是否善用自己的才能, 福音与 人服务?我是否关心特别需要关心的兄弟姊妹?
圣经章节:玛二六~二八
释义:(参阅《对观福音导论 穆宏志神父著》、
《The Jerome Biblical Commentary Edited by Raymond E. Brown, S. S.,
Joseph A. Fitzmyer, S.J., Roland E. Murphy, O. Carm. 》)
综观:本段经文是苦难与 活叙述。苦难叙述包含二六与二七两章,二八章则是 活的报导以及最后的结语(二八16-20)。
与马尔谷比较,玛 福音对於耶 苦难的描述比较和缓,也特别强调这是 应验「经上所说的」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