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慕道指南
圣诞节的意义(一)
发布时间:2016.12.21   分享到:

圣诞节的意义

耶稣是犹太人,公元元年生于巴勒斯坦,母亲玛利亚,义人若瑟是养父。耶稣是天主的儿子,从天降下,取了人的性体,他在加里肋亚省的纳匝肋长大,30岁时开始招收门徒,宣讲天国的福音。33岁时,耶稣被当时的执政者钉死在十字架上,但正如他生前所说的,耶稣第三日从死者中复活了。

耶稣圣诞成为人类历史的分水岭。今年是公元后2006年,就是以主耶稣的诞生为纪元的开始。英文表达的更清楚:BC(BEFORE CHRIST)就是“基督前”和AD(ANNO DOMI-NI)两个拉丁字,就是“主后的年代”的意思。换言之,耶稣基督是名符其实的“划时代的人物”。

圣诞夜指12月24日晚至12月25日晨,因为耶稣在子夜时诞生。早期,教会组织一些唱经班(或由信友自发地组成)挨门挨户地在门口或窗下唱圣诞颂歌,叫做“报佳音”,意思是再现当年天使向白冷郊外的牧羊人报告耶稣降生的喜讯。这项活动往往要进行到天亮,人数越来越多,歌声越来越大,大街小巷以致满城尽是歌声。

耶稣基督是天主父赏赐每一个人的爱的礼物。每年圣诞节,全世界的教会都会在 12月24日的晚上举行“平安夜圣乐礼仪”,目的是以赞美的歌声庆祝救主耶稣基督的诞生。今天,我们不仅赞美基督的荣耀,更是通过各种方式的纪念活动,将天主的爱表达和见证出来。圣诞节是基督徒表达彼此相爱的时刻,也是教会向世人见证爱心的重要时刻。

圣诞老人的由来

      相传在一千六百多年前,芬兰巴里地方有一个老人,名叫尼古拉斯,他一生最爱帮助贫穷的人家。其中有一次他帮助三个贫穷的少女,送她们三袋金子以逃过被卖的不幸。
   
到了1822年,由芬兰传教士把这位伟大的慈善家的故事传到美国,扮圣诞老人渐渐地流行于世界各国。
   
据说,当尼古拉斯偷偷地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给其中一名女子时,他把金子从其中一个窗户扔进去,恰好掉进晾在壁炉上的一只长袜中。于是,将礼物放在圣诞袜的送礼方法便传到现在。
   
在平安夜里,孩子总会把一条条色彩缤纷的袜子挂在床头,然后在袜子旁边放杯热牛奶让圣诞老人喝,以让劳苦功高的圣诞老人解渴,并送份大礼给自己。

圣诞树的由来

每到圣诞节,人们惯于用圣诞树来装饰自己的家园在各圣堂中,除了圣诞马槽之外,一定也要在马槽旁安放上一棵美丽的圣诞树。这种以圣诞树来庆祝圣诞的方式,是天主教的传统,是圣方济开始的一种庆祝圣诞的方式,是在意大利的各肋焦地方,第一次利用马槽来庆祝了圣诞的大节日。
   
事实上圣诞树有其非常美丽深奥的意义,它的发源具体说来是在德国莱茵河的左岸上开始的,时在公元16世纪。原来圣诞树使人想起来,最初乐园中的那棵生命树,在中古时代的教会中,曾经在1224日,庆祝亚当和厄娃的节日上,人们为了更生动地纪念二位人类的原祖,将一棵树竖立起来,纪念乐园中的生命之树,树上挂上一个苹果,因为按拉丁文圣经的记载,原祖父母吃的禁果是一个苹果,后来人们们增加了不少其他的装饰品,代表天主赐给人种种恩典,此外在圣诞树的上方也惯于摆上一颗星星,代表引导三位贤士前往朝拜耶稣圣婴的明星。
   
这虽然主要是来自民间的传统,却也有着非常高深的神学意义。乐园中的生命树曾经是使人类丧亡的树木,但藉着耶稣的诞生,却成了一棵丰富生命之树。因此全人类都应为了新亚当的诞生―耶稣,而兴高采烈地高歌欢呼,因为这位新生的亚当在黑夜间,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光明。因此我们可以说,圣诞树是民间神学的一个综合。
   
圣诞树与马槽之间虽指的是同一信仰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,但都在表明天主圣子,主耶稣基督的诞生。可惜的是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圣诞树上的装饰品,而忘了圣诞树所代表的奥义。

 

圣诞卡的由来

相传圣诞卡始于一八四四年。当时,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和阿拔太子在伦敦的温莎堡里庆祝圣诞节,邀请王族儿童入宫参加宴会,请柬上印有祝贺的词句。欧洲人从此便纷纷效仿,用这种写上祝贺词的卡片来互相祝贺圣诞和新年。
   
基督徒寄赠圣诞卡,不可疏忽圣诞节的意义,它是纪念救主耶稣诞生的节日。耶稣的降生尘凡,是为了拯救世界,他给人们带来新生的希望,给社会带来和平的讯息,给困苦弱小者带来安慰和信心。耶稣诞生在清寒的环境(马槽)里,立了谦虚、克苦、慈爱和牺牲的榜样。他谦卑自下,受苦受难的精神,使人们明白痛苦的意义,以及人与人之间和平友爱的态度。寄赠圣诞卡,除表示庆贺圣诞的喜乐外,就是向亲友祝福,以表怀念之情。尤其对在孤寂中的亲友,更是亲切的关怀和安慰。

圣诞马棚()

 圣诞节在教堂、家庭中张搭马棚是本节日的显著特色。所谓马棚就是指耶稣诞生的地方,也包括他躺卧的马槽。伯利恒的原始马棚当然更值得尊敬。最初数世纪的教友没有忘记耶稣诞生的地方。君土坦丁皇帝之母圣海伦曾将此马棚改造,在其上面建筑了一座大教堂,历年来虽曾经过一些改修,但至今仍存在。后来在罗马圣母大殿中也修建了一个相似的马棚,追念耶稣诞生的奥迹。现在在各教堂安置圣诞马棚的习惯源自中世纪(约在十一到十四世纪之间)在修院及主教座堂中所表演的礼仪剧(圣诞剧)。
    1223
年的圣诞节,五伤圣方济在格来丘张搭了一个较逼真的马棚,也牵来了一牛一驴,求得教宗许可,在那里安置了祭台,请一位神父举行弥撒,他个人(身为执事)诵读福音,并讲了一篇极为感人的道理。其后,这种敬礼透过方济会士的推广,便逐渐普及到各地。简陋的马棚、襁褓裹体的婴儿让我们想到,他本是天主子具有天主的形体,并没有以自己与天主同等……却使自己空虚,取了奴仆的形体,与人相似……他贬抑自己,听命至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(斐二.6―7)。

 

 

长治市城区城西北路天主堂   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府主办  邮编:046000 
 电话:0355-2252838 传真 0355-2252838     E-mail:sxz319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