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慕道指南 |
慕道者指南--德行
发布时间:2013.07.28 分享到:
基督信徒为善度信仰生活,除躲避犯罪外,还该努力修各种德行。 德行是什么? 德行是行善避恶的恒久习惯。德行可分为两种:一种是人直接归向天主的超性之德,一种是伦理行为方面的本性之德。 1.归向天主之德 归向天主之德,是天主赋予基督信徒的超性德能,使他直接归向天主,生活在同天主圣三的关系中,以天主圣三为根源为目标,使他的生活适合于天主儿女的身份,能获享永生。归向天主之德有三,就是信、望、爱三德。 (一)信德:它敞开我们的心门,使我们全信天主所启示的一切真理,完全信赖天主,因为 不能错,也不能虚言。信德要求行动,没有行为的信德是死的(雅二26)。信德要有望德和爱德相陪,不然,我们就无法完全与基督合而为一,无法成为基督奥体的活肢体。基督信徒还该在人前公开承认信德,为信德作证,向人宣扬信德。为获得基督的救恩,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,主耶稣说:“谁在人前承认我,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承认他;谁若在人前否认我,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认他。”(玛十32-33)。 (二)望德: 望德是我们对幸福的渴望,天主把它们赋在每人心中,激发人的精神,净化人的心灵,引人归向天国和永生作为我们的幸福。它在人的沮丧中予人鼓励,在人的疏忽中予人支援,扩展人心期待真福的来临。我们把这希望寄托在基督的许诺中和圣神恩宠的助佑上,天主就因耶稣的救赎功劳,赏赐我们恩宠,护佑我们常有望德,使它不会落空(罗五5),而且作我们生命的锚,在我们得救的战斗中作我们的盔,诚如圣保禄宗徒致得撒洛尼人前书上所说:“你们应当清醒,穿上信德和爱德作甲,戴上得救的望德作盔。”(得前五8)。 (三)爱德:爱德教导我们:上爱天主在万有之上,下爱世人如爱自己,在天主十诫上记载得很清楚。吾主耶稣又称爱德为新诫命, 爱世人就爱到底(若十三1), 表示此爱来自父, 命令 的门徒要效法 爱人的榜样,也彼此相爱, 说:“正如父爱了我,同样我也爱了你们,你们应存在于我的爱内。这是我的命令,你们该彼此相爱,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。”(若十五9-12) 也要求我们,要爱我们的近人和仇人,如同 所做的一样。爱德非常重要,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前书上说:“我若有全备的信德,甚至能移山,但我若没有爱德,我什么也不算。”(格前十三2-3)。爱德超越其它诸德(格前十三13),各种德行的修练,都由爱德的激发而来,因此爱德称为诸德的联系(哥三14)。 爱德的效果是喜乐、平安、慷慨、友善和共融。 2.伦理美德 伦理美德是人理智和意志的良好习惯,它规范我们的言行,导正我们的情欲,引导我们的操行,使之与真理、信德和伦理道德相符合。它也提供我们自律的便利和善度生活的愿望。伦理美德由人修练而成。 在伦理美德中有四种德行发生枢纽作用(关键作用),因此称为四枢德,其它伦理美德都以此四德为枢纽。此四枢德就是智、义、勇、节。关于四枢德,旧约智慧篇上说:“若有人爱慕正义,就应该知道,德行是智慧工作的效果,因为它教训人节制、明智、公义和勇敢。人在此一生,没有比这些美德为人更有益处。”(智八7)。 兹将此四枢德,分述如下: (一)智德:智德是人性的一种天良,它使人知是非辨善恶,设法行善避恶。它被称为诸德之车夫,把规范和尺度指示给它们。所以有智德的人,会引导良心善作判断,并按此判断规范自己的操行,使在各自事件上不会错误,在行善避恶上消除能有的怀疑。 (二)义德:义德是一种善良意向,使人善尽自己对天主对人的义务,将属于天主的归于天主,将属于人的归于人。对天主的正义称为信仰之德;对人的正义,使人尊重每人的权利。在人的来往关系上建立和谐,在人和公益的对立上促进公平。关于正义,旧约肋未纪上记载说:“审判时你们不可违背正义,不可袒护穷人,也不可重视有权势的人,应只依正义审判你的同胞。”(肋十九15)。 (三)勇德:勇德是一种毅力,使人在困难中坚决持久的努力向善,在抵抗诱惑及克服伦理生活的障碍上勇于做出决定;在对抗考验和信仰迫害上不怕遭难吃苦,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,亦在所不惜。 (四)节德:节德是一种节制,约束快乐的诱惑,使人在享用受造物上能保持平衡,使人的意志能控制人的本能,维护人的愿望不出正当的范围。有节德的人会引导感觉方面的欲望向善,不顺从自己的偏情去满足心中的欲望。(德训篇五2)。 伦理美德是藉教育和不断努力修练而来。然后再蒙受天主的恩宠,得以净化和提升,以致养成习惯成自然之美德,感到修德是福气;但为遭受罪恶伤害的人,却不易维护伦理平衡;为此我们需要基督救恩的必要圣宠相助,我们每人应该向主求此恩宠,或藉领圣事,或藉同圣神合作去努力修伦理美德。 关于伦理美德,中国传统伦理常讲四维八德;家庭道德方面强调悌孝忠信;为人处世讲仁义礼智;立国方面倡导礼义廉耻。在意义上与教会所讲之伦理美德颇相符合。 我们各自修德、独善己身,就够了吗? 不够,还该兼善他人,按自己的能力去服务他人,以实现主耶稣的博爱精神。服务他人有两种:一是精神方面的服务,一是物质方面的服务。 精神方面的服务,是为鼓励他人上进:如解人疑惑,教导愚蒙,劝人悔改,安慰忧苦,赦人侮辱,忍耐磨难,为生者死者祈祷,称为神哀矜七端。 物质方面的服务,是为助人解决急需:如饥者食之,渴者饮之,裸者衣之,收留行旅,照顾病人,看被囚者,藏已死者,称为形哀矜七端。 对服务他人方面,中国传统伦理,一面强调独善己身,一面强调兼善天下;前者注重诚意正心修身,后者注意齐家治国平天下。在意义上亦与天主教伦理道德相符合。 上一条:告解圣事
下一条: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
|
![]() |
长治市城区城西北路天主堂 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府主办 邮编:046000 电话:0355-2252838 传真 0355-2252838 E-mail:sxz319@163.com |
Copyright © 2013 天主教长治教区.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110031号 关键字:长治教区|长治教区网|天主教长治教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