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感悟心得
苦难与超越
发布时间:2014.01.04   分享到:
      世间何以有苦难?这是大多数命运坎坷的人容易提出的疑问。常常听到有人说,“我没有做坏事,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”之类的话。的确,为什么人生会有痛苦与磨难?为什么会有不公平的经历?为什么好人要受苦,而坏人却能免受责罚?天主真的关心、在乎我们受苦吗?让我们翻开圣经中的《约伯传》,一起走入约伯的世界,共同寻找这些重大问题的答案。 约伯是一个堪称完美的人,天主对他的评价是“十全十美,生性正直,敬畏天主,远避邪恶”。然而,撒殚却认为,人是自私的,不可能单纯地爱天主,他们敬畏天主只是为了获得好处,如果天主不赐福他们,他们就不会爱天主。于是,天主让撒殚去试探约伯,打击他所有的一切,看他是否还会敬畏天主。 

       就这样,约伯在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,不仅失去了儿女和所有的财富,还身患恶疾,痛苦不堪。此时,约伯的妻子没有好言安慰,却讽刺约伯对天主的依靠。然而约伯却说:“难道我们只由天主那里接受恩惠,而不接受灾祸吗?”可见,无论外在条件怎样,约伯都全心归向天主。无怪乎先知厄则克耳评价说,约伯、诺厄、达尼尔是最敬虔的三个义人。 

       正是由于约伯相信天主是良善且全能的,所以他对自己所承受的苦难感到不解,为什么天主允许这样的苦难降临在他这样的义人身上呢?他开始怀疑人生的意义。这就回到了我们一开始提出的疑问:世间何以有苦难?或许,苦难是自从厄娃和亚当摘下禁果时,就已经注定存在于世界之中;或许,苦难是一块炼金石,让脆弱的人变得坚毅,让自大的人变得谦卑;或许,苦难只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具平衡,更富变化,如同史铁生在《我与地坛》中提到的:假如消灭了一切苦难,让所有人都一样健康、漂亮、聪慧、高尚,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,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,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。 

       约伯悲观地以为,自己与天主已经失去了连结。此时,他的信仰正在遭受着极大的挑战。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打击使他感到万分痛苦,他开始诅咒自己的生日,恨不得在出生之日便悄然死去,那么现在就不会遭受如此煎熬。约伯的三个朋友听到这番话,开始与他展开了辩论。他们断定,约伯是因为犯了罪,才得到如此惩罚,规劝他认罪悔改,便能获得救赎。约伯朋友的话很像我们传统的观念,即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。而约伯坚称自己是清白无罪的,只想让天主给他一个交代。然而,他们都不知道,这是天主让撒殚做的试探。他们不了解天上发生的事,所以也就不了解地上的事,不了解为什么会有苦难。 

       在约伯与朋友辩论后,天主终于发言了,他以造物主的身份向约伯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:我奠定大地的基础时,你在哪里?你岂能使晨星按时升出,引导北斗和它的星群?你岂知道天体的定律,立定天律以管治大地?……约伯听了哑口无言,无以应对。的确,天主才是造物主。我们质疑他的做法,想探究所有事情的原因,实在是犯了骄傲的罪。最后,天主提到了河马和鳄鱼。天主为什么要创造这两种奇妙的动物呢?我们无法了解,正如我们无法了解为什么世间会存在苦难一样。天主是全能的,我们无法完全了解,我们要做的就是谦逊地本着信德将自己委托于天主。约伯终于认错了,他对主说:我知道你事事都能,你所有的计划,没有不实现的,是我说了无知的话,说了那些超越我智力的话,为此,我收回我所说过的话,并在灰尘中忏悔。约伯后悔不该心存怀疑,而是应该完全信任天主,全心归向上主。不过令人喜悦的是,约伯又重新与天主连结在一起了,他又能与天主交流了。天主也重新赐予他子女与财富,恢复了他的幸福,并且更甚从前。 
      约伯是个义人,却无端受苦,他的经历预表基督。我们且来看看耶稣基督是如何面对苦难的:最后的晚餐毕,耶稣来到山园,他已知将要受难,从而感到忧闷恐怖。然而耶稣并没有因为害怕而逃走,他俯首至地祈祷说:“我父!若是可能,就让这杯离开我吧!但不要照我,而要照你所愿意的。”随后,他坦然面对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,历经了死亡,并以此作为光荣圣父的使命。三天后,他死而复生,并进入到永恒不朽的生命中去。透过十字架,我们对痛苦的来临有了更深意义的解读:天主用苦难来成就他美好的旨意,我们在分享基督的苦难之后,也分享了他的光荣。耶稣基督必会再来审判生者死者,所有义人、恶人都会站在他的宝座前根据所行的一切接受审判。所以,约伯的盼望必定会成真,公理必定在众人眼前得到伸张,天主的公义将临到全人类。正如保禄所说:“我实在以为现时的苦楚,与将来在我们身上要显示的光荣,是不能较量的。”(罗8:18)现在忍受短暂的痛苦,将来必会得到永远的幸福。 

     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遭遇或大或小的苦难,重要的是如何去看待。面对苦难,是惊恐逃避,消极痛苦,还是坦然接受,积极喜乐?著名作家史铁生在21岁时双腿瘫痪,后来又患尿毒症,靠透析来维持生命。他的痛苦是双腿失去了自由,是病痛带来的折磨。这样的生活对别人来讲,也许是无边的黑暗,然而对史铁生来说,却是一笔财富。因为他用强大的意志战胜了苦难与折磨,用智慧与思考使自己走入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。他用文字启示并激励了无数人,用思想探寻生命的价值与光辉。可以说他的心是自由的,他的灵魂是超脱的。在他的文字中,我们感受到的完全是宁静与勇气。史铁生说:“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,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。因此,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,谁就能更多地感受到幸福。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,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,这就是命运,任何人都一样,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、超越局限,从而感受幸福。”经历苦难,才能变得成熟强大。一个人若能从痛苦中找到意义,便能勇敢地背负起十字架,让自己的人生也变得璀璨夺目。作为基督徒,我们应当在痛苦中更加坚定信仰,因为信仰会赐予我们更多的力量。学会乐观与坚忍,战胜自己狭隘的心理,满怀喜乐面对苦难,必将迎来生命的成长。 

      若能理解痛苦,便意味着能分担别人的痛苦。看到别人遭受痛苦,自己也会有同样的感受。因为我们大家如同一个身体,当其中一个肢体受伤时,全身也都一同受苦。作为天主的儿女,当我们看到别人遭受不幸时,应立即伸出援助之手,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减轻痛苦。这不仅是基督的仁爱精神,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我们应像耶稣在“慈善的撒玛黎雅人”这个比喻中所要求的一样,有怜悯人的心肠,有舍己爱人的精神。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郭明义就是这样的人,他在二十年中累计献血6万毫升,是自身血液的10倍多。自1994年以来,他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,并为身边的工友、希望工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。他是一个平凡的人,穿着破旧的工作服,家中一贫如洗,但他并没有觉得痛苦,相反,他觉得幸福。郭明义说:“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,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思考。我经常接触孤儿院的孤儿、上不起学的孩子、生活困难的职工,和他们相比,我就感觉自己非常富足,我就非常想去帮助他们。”有大爱,心恒乐。帮助别人渡过苦难,扫清阴霾,自己也会被阳光所温暖。 

     “凡有爱的,都是生于天主,也认识天主;那不爱的,也不认识天主,因为天主是爱。”(若一4:7-8)我们不知道世间为什么会有苦难,但是我们一定要有爱,因为爱使我们与天主相通。作为基督徒,我们要努力学习圣经,践行基督的圣训,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超越痛苦,实现信仰的爱德精神,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热心帮助,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,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,光荣在天大父。  

上一条:嫉妒
长治市城区城西北路天主堂   天主教长治教区主教府主办  邮编:046000 
 电话:0355-2252838 传真 0355-2252838     E-mail:sxz319@163.com